中国海外留学生有“三盼”

栏目分:头条信息   发布日期:2016-06-06   浏览次数: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落幕,但广大海外留学生持续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采访中, 镜鉴发现,希望回国发展...

中国海外留学生有“三盼”

2016-6-5 14:31| 发布者: 深海| 查看: 6675| 评论: 0

摘要: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落幕,但广大海外留学生持续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采访中, 镜鉴发现,希望回国发展的留学生多了,对国内科研环境赞誉声也多了。他们谈到 ...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落幕,但广大海外留学生持续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采访中, 镜鉴发现,希望回国发展的留学生多了,对国内科研环境赞誉声也多了。他们谈到的期盼,在中国已经或正在变为现实。

  ▌人民日报记者 任彦、张朋辉、鲍捷

  一盼当科学家,而非当财务专家

  张海龙(右)正与德国同学Audrey在大学实验室里测河口水中磷含量。任彦摄

  比利时布鲁塞尔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主席张海龙是比利时法语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环境海洋专业博士一年级留学生,镜鉴记者去采访他的时候,他正在大学实验室里做实验。 他指着实验室的设施对记者说 ,“ 你看,这是我们专业最好的实验室,可要是比硬件条件,这里根本不如中国一般大学的实验室。”接着他话锋一转说道, 但这里的研究人员却在该领域国际核心期刊发表了很多论文。

  原因何在呢?他对记者阐述了他的看法。他说, 这 里的科研工作者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里,致力于完善实验结果。他们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做实验看论文,而国内一些科研工作者则将大部分精力耗在了科研以外的事情上,比如追求经费的执行率。目前国内的科研结题重点考察业务完成度和经费率,因此很多科研工作者除了要参加本学科的会议外,还要花不少精力参与财务培训,使得好多科研工作者苦笑着说:“现在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把科学家逼为财务专家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明确指出,“ 要着力改革和创新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而不能让人的创造性活动为经费服务。”张海龙说,习总书记高屋建瓴的讲话一语中的,指出了国内当前科研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明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和途径,这对于改变目前科研人员的困扰有着巨大的作用。

  比利时法语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实验室在管理上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也给张海龙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对记者说, 这边每个实验室都配有一个专职秘书(系秘),该秘书的主要任务就是帮科研工作者处理日常杂事。这样,科研工作者就可以将全部精力放在业务上,而不用被其它琐事打扰,效率自然就提高了。因此,虽然比利时假期很多,周末实验楼也从不开门,但其科研水平一直排在全球前列。

  二盼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而非窝在实验室

  作为全球创新最为活跃的地区,北美集中了一批一流的大学,吸引着全球优秀的人才。正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读博士三年级的魏晔翔同学,此前在北京大学数学系学习。 他接受镜鉴记者采访时说,新科技革命呼之欲出,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而进行创新必须拥有优秀的人才,以及一批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北大很多优秀的同学都来美国留学,原因之一就是被美国优秀大学所吸引。美国的大学在政策方面给科学家和教授更多的自由度,比如硅谷的老师很多都自己创业、开公司,在满足教学与科研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师创业能够快速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转化为生产力。 “ 国内的创新环境越来越好,我会考虑以后在国内发展。”

  朱建设同学在国内取得博士学位后,在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他说,来国外做研究这段时间发现,美国、加拿大一流学府科研人员的软硬环境都很优越。 学校对教授的约束较少,教授对学生的约束也较少,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创新创业的气氛很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 证…… 要让领衔科技专家有职有权,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这些对指导中国科研创新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虚拟现实技术可用于设计、实验等诸多领域,是近来的一个技术热点。图为科罗拉多州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展示的虚拟技术。张朋辉摄

  有学者和镜鉴记者表示,之前特别优秀的人才主动回国发展的比较少, 最近几年,国内科研环境改善,对科研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吸引了不少科学家回国发展。此外,中国的科研水平明显提高。有同学表示,几年前,如果有人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论文,简直算得上是“神话”,大家都会特别“膜拜”,但现在,《科学》《自然》等顶级学术期刊出现中国学者的原创研究成果已经不是新鲜事儿了。

  三盼课堂鼓励积极尝试,而非仅局限于书本

  中国留学生柴源2015年来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目前从事3D打印技术领域研究。他告诉镜鉴记者,学习3D打印技术主要是源于自己的“工科梦”, “ 工科生都有发明创造的梦想,3D打印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个梦想 ”。

  柴源本科就读于中国矿业大学,大学期间曾作为交换生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一年。留学期间,一门3D打印课让他对美国高校灵活的教学模式很有感触。“在这门课上,教授讲授的内容不局限于书本,而是鼓励所有学生都自主尝试与课程相关的实验与研究,期末考评纳入学生自主实验的成果综合评价。让我惊讶的是,36个学生,短短一个学期,竟然获得了6项美国国家级科研成果。”柴源认为, 美国高校这种灵活的教育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科研能力,激发了每一名学生对科研创新的热情。执着探索的科研精神是科技工作者的必备素质,这种模式值得借 鉴。

  在澳大利亚留学期间,柴源感受最深的是整个社会对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视。每到周末,澳大利亚各个城市的科技馆和博物馆里都挤满了人,大多是家长带着孩子来参观。 很多展馆都会面向儿童专门设计一些科普互动游戏,帮助他们理解科学知识,培养他们对科研的兴趣,为他们打开科学探索的大门。一些专注于儿童科学教育的企业在澳大利亚也很受欢迎。 “3D打印技术目前是科研前沿领域,澳大利亚现在就有一些专门为孩子提供3D打印科普教育的公司。孩子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儿童时期接受专业科普教育,会让他们从小就产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昆士兰博物馆里,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参观,对孩子进行科学启蒙教育。鲍捷摄

 

  柴源告诉镜鉴记者,毕业后他打算回国工作。“中国对科技创新人才非常重视,科技创新环境非常好,很多省市都提出创新人才引进计划。政府给科技新工作者以启动资金和办公用房资助等支持,帮大家解决了后顾之忧。” 近日召开的“科技三会”更是让柴源备受鼓舞,“会议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百年目标和总体布局,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科技创新方面的五点要求。我一定认认真真完成学业,踏踏实实做好科研,用自己所学为我国的科研创新事业尽绵薄之力”。

  现在同5年前不可同日而

  中国大力推动创新引起了美国媒体和相关人士的注意。 此前,《外交政策》杂志网站刊文,题目是《官方消息:中国正成为新的创新动力中心》。 文章说,世界工厂正在成为研发重地——快速追赶美国。中国正在探索自主设计产品的路径,而不是满足于照别人的设计图进行制造。简单来说,中国的目标是从制造苹果手机转向发明类似产品。

  美国国家科学理事会的一份报告称,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正在缩小同美国的距离。中国在研发领域投入了大量资金,此外,中国理工人才数量多,这都是中国的优势。 报告认为,世界的高技术重心已经越来越向亚洲、向中国转移。中国在世界高科技制造业中的比重已经从2003年的8%,提升至2012年的24%,仅次于美国的27%。

  华大基因全球研发主管何亦武博士曾经在哈佛医学院做研究,之后在葛兰素史克、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等机构任职,同中国科技界保持着密切联系。他在接受镜鉴记者采访时表示, 现在同5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很多优势:

  政府对科技创新特别重视 ,对科研创新的投入在现阶段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很难做到的。

  拥有很多优秀的科学家 ,科研人员基数大,每年大量毕业生给科研队伍源源不断增加新鲜血液。

  社会形成共识,国家要发展必须走创新之路, 社会对创新的认可是重要的推动力。

  海外大量储备人才。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留学生到发达国家接受教育,其中很多人愿意通过各种方式为中国创新发展出力, 海外科研力量和人才储备是其他任何国家难以比拟的。

  最近几年来,大家认识到科研要转化为生产力,转化成对经济、社会进步有推动力的产品。 科技成果转化的意识很强。

原标题:中国海外留学生有“三盼”

上一篇:【“两学一做”新实践】清华大学:三个“精”推进深“学”实“做”下一篇:图门巴雅尔的“草原书屋”:书香伴着草香飘

相关热词:

当代中国是一个综合性的热门事件新闻网站,每天实时更新,聚合有独特视觉感的图片和焦点新闻,图文并茂精彩无限。本站以图说事,看图片知天下,感动人心,提供社会各个层面的图文解读。网站名称:当代中国
新闻资讯财经股票军事武器科技新闻汽车资讯娱乐八卦教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