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中国环境治理新实践

栏目分:头条信息   发布日期:2016-06-07   浏览次数:
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中国环境治理新实践 中国青年网2016-06-06 有人访问 “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2015年新年,习近平在洱海考察。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5日电(见习记者 魏林甫) 今天是第45个世界环境日。上个月,环...

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中国环境治理新实践

中国青年网 2016-06-06 有人访问 

点击进入下一页

  “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2015年新年,习近平在洱海考察。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5日电(见习记者 魏林甫) 今天是第45个世界环境日。上个月,环境保护部发布了今年环境日的主题:“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引导下,“绿色”成为中国一切发展的底色要求。中国环境保护观念出现升华,环境治理体制机制改革走向了“深水区”,环保事业发展开创了新局面。

  绿色发展理念引导中国环保“四观”升华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绿色发展理念进行了系列阐述,升华了中国环保“思想观”、“实践观”、“系统观”、“全球观”。

  中国是发展中大国。发展为了谁?怎样去发展?用什么样的自然观去处理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是重大的指导思想问题。“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这些理念既朴实又深刻,为中国环境“思想观”注入了新活力。

  经过30多年高速发展,我们经济建设取得的成效举世瞩目。然而,在唯“GDP”论英雄、唯发展速度论成败的时代,环保实践被逼进“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要给你们去掉紧箍咒,生产总值即便滑到第七、第八位了,但在绿色发展方面搞上去了,在治理大气污染、解决雾霾方面作出贡献了,那就可以挂红花、当英雄”。有力度,有温度,有态度,习近平为中国环保治理“实践观”的祛邪扶正给出了担当。

  生态环境具有系统性,环境保护不能“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环境治理体制机制建设更是一个系统工程,更不能“九龙治水”、“既是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要正确处理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综合治理措施,落实目标责任”。洞察入微,运筹帷幄,习近平为中国环境保护“系统观”再添注脚。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中国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作出重大贡献,生态文明建设也得到国际社会普遍关注。“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中国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我们要着力推进国土绿化、建设美丽中国,还要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多边合作机制,互助合作开展造林绿化,共同改善环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生态挑战,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应有贡献”。兼济天下,贡献文明,习近平为中国环保“全球观”添砖加瓦。

  “习总书记从绿色发展价值观、绿色发展政府作用、绿色发展是经济增长源泉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绿色发展,构成了绿色发展理论体系”。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农工民主党北京市人资环专委蓝虹说。

  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中国环境治理体制改革走向纵深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的讲话、论述、批示超过60次。在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引导下,中国环境治理体制机制改革走向“深水区”。

  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2014年,面对雾霾围城,中国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十条”);2015年,应对水危机,中国出台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就在上个月,为推动土地修复,中国颁布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同样在2015年,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的新《环保法》实施,而为中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做出顶层设计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也获得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

  执法督政机制不断突破。环评机制逐步理顺,环保部门直属的“红顶”环评机构陆续脱钩,不符合条件的项目环评面临“斩首”;垂直管理改革稳步推进,,环保部、中编办筹划的“三步走”路线图出台,省级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也将在今年开展试点;执法机制得到创新,环境监察机构法律地位逐步加强,环、公、检、法联合机制不断完善;监管机制持续改革,地方环保迎来中央督察,党政“一把手”面临“约谈”窘境,“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等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也被提上日程。

  环境治理体系不断规范。污染防治区域联动出炉,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地方版防治方案显现;农村环境治理投入加大,美丽乡村建设模式不断拓展;环保信息公开成常态,政府、企业时时处处面临舆论考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试点批复,环境违法将遭遇高成本处罚。

  市场手段调节不断增多。税制“绿色化”稳步推进,环境税开征或在眉睫;绿色金融服务不断深化,绿色产业、节能环保等领域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资源价格改革继续深入,阶梯价格制度成为各地部署重点;社会投资进入环保市场,水污染、固废、土壤将吸引社会资本跑步进入,众多上市公司正在积极布局。

  “绿色金融应该是环境经济政策中急需推进的重要政策”,蓝虹表示。她举例说,中国人民大学牵头的“绿色金融改革与促进绿色转型研究”项目测算显示,我国2013年实现环境无退化水平的绿色金融资金需求是3.7万亿元,但实际投资额(包括财政资金与社会资金)仅为0.9万亿元,资金缺口高达2.8万亿元,仅靠政府财政很难弥。

  她指出,目前须深入推出环境经济政策,须多部门联合互动,例如需要国家发改委对于生态环保资源的定价政策、需要一行三会的绿色金融政策、需要工信部对所有企业要求绿色产业链全生产周期的绿色化等等。

  绿色发展理念引导开创中国环保新局面

  日前,环保部联合多部委发布了《2015中国环境状况报告》。《报告》显示,2015年,首批实施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4年下降14.1%;全国主要河流、重点湖泊(水库)的967个国控地表水监测断面(点位)Ⅰ~Ⅲ类水质断面占达比64.5%;全国遭受洪涝灾害省(区、市)因灾死亡人口减少76%,为历史最低;此外,自然保护区数目、森林覆盖面积增加,城市噪音、电磁辐射达标率上升。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小康不小康,还要看环境质量。《报告》披露的数据给了人们以信心和希望。面对未来,中国环保事业的发展仍在路上。

  “近年来,我国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环境质量有一定改善,主要体现在传统污染物的治理上取得了很好效果”,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农工民主党北京市人资环专委蓝虹说。她指出,一些新环境问题也逐渐凸显,环境状况仍在恶化。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就是生产力,涉及到系统环境经济制度政策的设计,如果真正实现了习总书记的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就意味着化解了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生态环境保护就内化为经济增长动力。

  “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但不能在我们手里变得越来越坏,共产党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意志”,习近平的话掷地有声。

点击进入下一页

  2015年11月30日,习近平在巴黎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点击进入下一页

  3月6日,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的审议。他提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责编:崔霄 

相关热词:

当代中国是一个综合性的热门事件新闻网站,每天实时更新,聚合有独特视觉感的图片和焦点新闻,图文并茂精彩无限。本站以图说事,看图片知天下,感动人心,提供社会各个层面的图文解读。网站名称:当代中国
新闻资讯财经股票军事武器科技新闻汽车资讯娱乐八卦教育信息